“乘风破浪”切记科学防护

新闻焦点 2025-09-15 03:12:46 17813

  阳光、乘风破浪沙滩、切记浪花翻涌,科学新闻脉搏无论是防护脚踏冲浪板逐浪而行,还是乘风破浪潜入深蓝探索海底秘境,亲水运动的切记魅力总是令人向往。然而,科学这份“诗与远方”的防护背后,潜藏着礁石划伤、乘风破浪新闻脉搏水母蜇伤、切记减压病等健康风险。科学如何让“乘风破浪”的防护快感不变成“惊魂历险”?近日,记者专访了海口市人民医院急诊科医生吴鹏,乘风破浪为市民梳理亲水安全指南。切记

  外伤防护是科学第一课

  “每年暑期,急诊科都会接诊不少因冲浪、潜水受伤的患者,其中外伤占比超过60%。”吴鹏坦言,新手常因操作不当与冲浪板、礁石“亲密接触”,锋利的冲浪板尾鳍可能造成深度划伤,坚硬的板体撞击易引发皮下血肿,而海底暗藏的礁石、贝壳则是划伤脚底的“隐形杀手”。

  更需警惕的是海洋生物的突袭。“水母蜇伤和海胆刺伤比较常见。”吴鹏提醒,水母触须中的刺细胞会释放毒素,导致皮肤红肿、刺痛甚至呼吸困难。此时切勿用淡水、酒精冲洗伤口——淡水会加速毒素释放,酒精则可能刺激皮肤。正确做法是立即用海水或醋冲洗,用镊子垂直拔除残留触须(避免徒手接触或摩擦挤压),并尽快就医。若遭遇海胆棘刺扎伤,可用肥皂水或海水冲洗后,涂抹食醋软化钙质棘刺,再用温水缓解疼痛,切勿强行拔出,以免断刺残留引发感染。

  “尤其要注意创伤弧菌!”吴鹏强调,海水环境中存在的创伤弧菌,可能通过伤口侵入人体,引发败血症等严重感染,身上有伤口情况下尽量避免接触海水,如伤口接触海水,务必彻底清洁消毒,如伤口出现红肿热痛等感染症状需立即就医。

  警惕减压病的致命威胁

  潜水运动时急速上升可能触发“减压病”。“人体在深海高压环境下会溶解大量氮气,若上升速度过快,氮气来不及通过肺部排出,就会在血液和关节中形成气泡,如同摇晃后的可乐突然开盖——气泡‘爆炸’会引发剧烈疼痛甚至危及生命。”吴鹏解释道。

  减压病的症状往往来得迅猛:关节剧痛如“针扎”、皮肤奇痒起疹、头晕乏力、呼吸困难,严重时可导致瘫痪、昏迷甚至死亡。“预防减压病,关键在于控制上升速度。”吴鹏建议,潜水时需严格遵循“阶梯式上升”原则,每上升10米停留3分钟,给身体排出氮气的时间;同时避免单次潜水时间过长或深度过深,新手应在专业教练指导下逐步进阶。

  吴鹏特别提醒,亲水活动前需密切关注天气预警,遇台风、暴雨或大浪天气务必取消行程;运动中若出现头晕、体力不支等身体信号,应立即停止并上岸休息。(全媒体记者 侯赛 通讯员 全锦子)

[ 责编:李然 ]
本文地址:http://xinwen.zp-jy.com/news/80b6499855.html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全站热门

港澳台青少年迎接志愿军英烈回国:心灵震撼与家国情怀

绿美进行时|“银发”巧手“绣”新绿

闽人智慧丨传承七百年 福建龙舟激荡世界

“小贴纸”撬动“大防线” 重庆南岸把反诈宣传贴在快递上

外交部促欧洲有关国家阻止“台独”分子窜访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