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报时评丨部分民办高校招生“遇冷”,需积极探索破局之解

新闻要闻 2025-09-15 05:46:10 76

  海报新闻评论员 朱延鲁

  近日,遇冷部分民办高校招生难的海报现象再次受到广泛关注。据澎湃新闻等媒体报道,时评生需资讯视野今年,丨部广东、分民广西、办高黑龙江等全国多个地方的校招民办本科高校中,都出现了经过多次志愿征集之后仍招不满的积极现象。

  其实,探索资讯视野关于民办高校招生难的破局话题,最近几年一直有讨论,遇冷但从目前的海报情况来看,今年显然比往年更严峻一些,时评生需不仅覆盖高校的丨部范围有所扩大,而且缺额的分民人数也比之前更多。究其原因,这里面既有外部环境变化的因素,也有这些民办高校本身存在的短板与不足,还有一些民办高校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办学惯性和路径依赖等。种种因素,让越来越多的民办高校特别是民办本科高校面临招生难的困境与挑战。

  应当看到,目前,仍有不少民办高校延续着高收费、轻投入的办学模式,在这些学校,学生一年光学费就要几万元,而在师资建设、实践教学、科研创新等核心领域,有些民办高校的投入则相对不足,这就容易导致教学质量与收费水平出现错配,从而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体验和就业竞争力,降低社会信誉度与认同度。这些问题都会影响到招生的情况。

  当然,也有一批民办高校凭借鲜明的办学特色、扎实的教学质量以及紧密的产教融合等,得到学生与家长的持续青睐,实现招生人数稳步增长,优质生源的占比也不断提升。由此也可以看出,部分民办高校今天所面临的招生困境,并非无解之题。关键在于能否打破原有的惯性思维与路径依赖,积极转变办学思路,跳出同质化竞争,在更加符合时代发展与产业需求的赛道上找准自身优势与办学方向。

  民办高校在专业调整、课程设置、校企合作等方面都具有更强的灵活性,应当充分利用好这一优势,加强师资建设、提升教学质量。同时,紧密结合市场需求和社会发展趋势,优化专业设置,及时剥离那些与市场脱钩的冗余专业,开设具有特色和竞争力的专业,并在与新兴产业相契合的专业上加快布局。在校企结合上,强化学校与企业特别是龙头企业间的深度合作,甚至可以探索“订单式培养”“学工交替”等模式,让教育链与产业链无缝衔接,也让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更具竞争力。此外,相关部门也应当进一步加强对民办高校的规范与支持,制定更加合理的学费政策,在师资队伍建设、科研项目申报等方面给予一定程度的倾斜,为民办高校的整体发展营造更好的环境。只有经过各方的共同努力,部分民办高校招生难的困局才可能逐步得到缓解,在多元生态中找到更加可持续的发展路径。

本文地址:http://xinwen.zp-jy.com/news/710f93398356.html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全站热门

“百千万工程”工作表现突出个人庞朝汉:宁可煲烂不可扒慢 佛山叠北复兴有道

外媒关注:在世界呼唤对话的关键时期,中拉合作硕果累累

全球媒体聚焦|美媒:关税威胁对美国小型银行造成双重打击

俄罗斯人士:习近平主席访问将推动两国关系向更高水平发展

胶州茂腔:盛放的“胶东之花”

友情链接